资讯> 正文

“中国预警机之父”王小谟院士逝世!曾在安徽工作多年:环球视讯

2023-03-07 10:23:16 来源:安徽商报

据中国电科微信公众号等消息,我国著名雷达专家,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,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,原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所长,原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,原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,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原副主任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原副主任王小谟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3年3月6日14时06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84岁。

王小谟曾在安徽工作多年。

1969年12月底,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总体室的临时负责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1985年12月,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所长。

1988年底,38所调整迁建终于正式启动,38所整体迁建安徽合肥。

在调整迁建过程中,王小谟率领38所干部职工一方面稳妥完成了千头万绪的迁建任务,另一方面又全力保证科研生产不受影响。

按照王小谟发展出口装备创汇的思路,38所自主研制生产了JY-9、384等先进雷达,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,不仅解决了38所迁建合肥资金匮乏的问题,完成了38所的“二次创业”,更创造了中国雷达出口的新奇迹。

1995年,JY-9雷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。

1992年2月,王小谟被任命为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,时年54岁的王小谟由此开启了预警机装备的论证与研制之路,推动实现了我国国土防空网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,更是推动实现了我国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的重大转型。

1992年,我国正式启动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合作研制;1993年6月,王小谟调任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,并出任中方负责人。

研制过程中,王小谟创造性提出背负式、大圆盘、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预警机方案,同时力排众议,坚持同步安排国内配套研制,使得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、大型天线罩和系统软件等重大关键技术,从而将预警机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2000年7月,在西方大国的阻挠和施压下,外方选择单方面撕毁合作合同,我国预警机装备发展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。王小谟坚持自主研制,大力推动国内立项。

在空警-2000、空警-200两型预警机成功立项后,王小谟提出了研制出口型预警机的设想,并于2002年1月起,开始了出口型预警机方案的论证,并亲任总设计师。

2008年,我国同国外用户正式签署ZDK03预警机的研制合同。出口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,为我国预警机基于国产飞机平台实现“小平台、大预警”的跨越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,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出口预警机的国家。

2013年,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

2022年5月17日,已83岁高龄的王小谟院士再次出征,瞄准攻关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,领衔成立了王小谟空基技术实验室。

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:梁巍

综合:中国电科、@人民网

审核:杨菁菁 编辑:胡霈霖  校对:李黎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  • 资讯
  • 业界
  • 行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