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> 正文

团结奋斗 忠诚履职丨活态保护红色遗产 传承奋斗精神

2023-02-20 10:57:36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如何用活考古成果是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一直以来关注的话题。今年,马萧林把调研重点放在红色遗产保护利用上,准备就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提交相关提案。

全国两会前夕,马萧林再次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红旗渠进行调研。

安阳林州红旗渠管理处工作人员 万广周:2019年,国家文物局又审批了《红旗渠文物保护规划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全国政协委员 马萧林:这样的话,就把文物保护的范围划定了,责任将来也划定。

安阳林州红旗渠管理处工作人员 万广周:对,更加明确和更加划定了责任。

20世纪60年代,林县人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,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。结束了林县“十年九旱 水贵如油”的苦难历史。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一面旗帜。马萧林认为,红旗渠水利遗产既要保护下来,也要“活”化利用,强化其教育功能,让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、永不褪色。

全国政协委员 马萧林: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,这也是我们作为文保单位,作为红色文物,进行保护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
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,使文物能够更好融入生活,服务人民,一直是马萧林关心和思考的问题。五年来,他走访调研了洛阳、郑州、安阳等地,围绕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、博物馆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等方面提交的多份提案,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。

全国政协委员 马萧林:我提交了关于加强对甲骨文宣传推广的提案,就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回复,同时在河南安阳作为试点进行推广,对甲骨文的宣传,包括展览、文创产品的开发、研学游等等。

近些年,马萧林更多关注如何提升红色文物的发掘力度和“活化”利用。他认为应该用更年轻的语态进行表达和呈现,激发青年人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。

全国政协委员 马萧林:接下来我们要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,“活化”文物的利用方式,更好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,能够充分反映出来我们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,体现出来它的时代价值。

关键词: 全国政协 体现出来 国家文物局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  • 资讯
  • 业界
  • 行情